半岛体育 分类>>

2022青岛体育这么干!

2025-03-29 20:18:39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-百家乐棋牌返水最高平台 2025最新按期完成“市办实事”项目,年内新建以体育公园、笼式多功能运动场、社区健身健康中心为主的健身场地

  贯彻落实《青岛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管理办法》和《青岛市体育局室外健身器材配建办法》,改进健身场地设施管理。

  推进弘诚体育场改扩建工程立项工作,推动有条件的训练中心、体校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健身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。

  以纪念毛主席题词“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”70周年为主题,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、冬季运动会、社区运动会、跑遍青岛、登山节等系列活动。

  倡导、推广居家健身新模式,举办线上健身挑战赛、云上运动会,丰富体育供给。

  指导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赛事活动,将运动项目的推广普及作为体育社会组织的主要评价指标。

  发挥跑团联盟等群众自发性健身组织作用,推广“健身银行”跑步兑换积分活动。

  组织举办体医融合系列公益活动和专家巡讲。联合市卫健委开展运动处方、健康管理、基础医疗和急救课程培训研讨,培养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。依托体医融合试点(推广)单位开展慢性病运动干预研究和服务。

  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,建立市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,每个社区配备2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。组织专业教练员、体育协会(俱乐部)、健康大使进社区活动,指导群众科学健身。

  开展“老年人体育健身万人大培训”活动,培养更多服务老年人的基层体育骨干,丰富老年人体育生活。

  组织开展新周期教练员竞岗竞聘和各运动队队伍组建,组织4期教练员业务技能培训班,选送优秀教练员参加省级以上培训。

  以承担参加国家级、省级大赛任务为基准,整合市级训练单位、区市和社会俱乐部资源,推动各区市体校建设和特色项目发展,出台社会力量承担竞技体育任务实施办法。

  抓好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,国家级后备人才基地不少于5家,省级后备人才基地不少于20家,做好市级后备人才基地的评定和扶持

  建立优秀教练员、运动员进校园、进社区志愿服务机制,组织开展体育指导服务。

  举办“奥运全运冠军公益行”进校园活动。举办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双选大集活动。

  办好青岛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联赛,开展“奔跑吧·少年”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,组织超体重学生夏令营、“爱心助学 体育圆梦”公益活动和青少年脊柱检查筛查。

  协同有关部门加强体育预付消费领域监管,发挥体育消费纠纷巡回法庭、体育产业诚信联盟、光荣榜、曝光台等平台作用,优化体育消费环境。

  建立体育产业政策服务库,开展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调查,更新、完善全市体育及相关产业单位名录库。

  修订完善《青岛市高水平职业体育俱乐部扶持奖励管理办法》和《青岛市游泳场所服务规范》。

  组织开展市级精品体育赛事评选,积极参加国家、省级精品赛事评选。组织全市体育旅游线路、时尚体育打卡地征集、宣传推广和评比活动,开发培育一批国家级、省级体育旅游精品景区、精品线路和体育旅游目的地精品项目。

  组织体育产业诚信经营商家评选,做好星级体育健身俱乐部和A级体育技能培训机构评定等工作,组织健身经营单位开展青年职工技能比武,引导和支持培训机构开发多样化的特色课程。

  举办第二届中国·青岛时尚体育产业大会、时尚体育服装节、时尚体育季等活动。

  做好国家、省体育产业基地以及省级体育服务综合体参评推荐工作,再创一批国家和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(单位、项目)。

  推动中国银行数字体育、山东体育学院实训基地、中国足球学院青岛分院等项目建设。

  加强与腾讯、久事、EAGAME等知名企业交流合作,推动王者荣耀、F1电竞中国冠军赛和EA冠军杯落户青岛。

  办好2022年ILCA6(原激光雷迪尔)女子世界锦标赛及ILCA6男子世界锦标赛。做好2023年亚洲杯筹备工作,实现组委会各部门合署办公,青春足球场建设完工并交付使用。

 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,举办第五届“远东杯”国际帆船拉力赛、第三届上合组织国际象棋网络团体赛等国际级赛事。

  申办承办全国游泳锦标赛、全国蹦床锦标赛、中国帆船城市超级联赛、中国家庭帆船赛、中国(青岛)水上休闲运动会、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、全国啦啦操联赛(青岛站)、全国壁球俱乐部联赛等国家级赛事。

  办好2022年青岛马拉松、第十四届青岛国际帆船周·青岛国际海洋节、城市俱乐部国际帆船赛等自主品牌赛事。

  深化胶东经济圈体育协同发展,继续组织山东半岛城市帆船拉力赛、胶东城市足球协会杯赛、足球协会俱乐部冠军联赛等赛事活动。

  组织实施体育赛事活动补助资金项目备案、监管及评审工作,激发社会力量办赛积极性。

  推动实施《青岛市帆船事业和“帆船之都”品牌发展十年规划(2019-2028年)》。

  加强与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合作,办好各级各类帆船赛事活动。强化帆船产业带动能力,出台帆船摩托艇海上旅游地方标准体系,促进海上旅游发展,深挖帆船赛事活动市场价值,全年各类合作品牌不少于30家。

  继续组织“帆船运动进校园”“欢迎来航海”活动,持续扩大城市帆船人口,全年海上实操青少年不少于1700人,全市参与帆船体验不少于5万人次。

  整合帆船发展资源,深化对外交流合作,不断提升“帆船之都”城市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
  推进中国足球协会(青岛)青训中心建设,完善8-15岁年龄段男、女足精英梯队建设,精英球员达到400人,市级足球培训机构达到20个。

  打造赛制稳定、等级分明、衔接有序、遍及城乡的群众足球竞赛体系,全年各级足球赛事不少于2500场。

  加强足球专业人才培养,全年新增足球裁判员、教练员培训人数分别不少于150名和300名。

  组织市民广泛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和时尚体育项目体验,引导市民养成健康、时尚、向上的生活方式,争做终身运动者。

  聘任奥运、全运冠军、体育明星、运动达人等担任青岛体育形象大使,制作体育公益广告,全方位、多渠道宣传体育文化。

  精心组织策划北京冬奥会、杭州亚运会、25届省运会等重大赛事集中宣传报道,塑造青岛体育人良好形象。

搜索